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2022年接手推特(Twitter,现称为X)之后,裁员3000人,他甚至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讽刺,中层主管是工作效率变慢的累赘,组织应该要精简,要求中层主管应该参与第一线员工的工作,回去写程序。
然而,组织效率低落,真的是“设置中层主管”的缘故吗?麦肯锡(McKinsey&Company)调查全球700位中层主管,他们表示自己只有28%的工作时间是花在主要职责——管理与指导下属,花费最多工作时间(49%)在非管理工作,像是会议和行政庶务。
44%中层主管也表示,工作最糟糕的是应付官僚的组织流程,由于没有决策权限,任何事项都需要请示上级,一周大约有一天花在行政工作。举例来说,下属如果弄丢一张公司信用卡,中层主管得代他们向上级批准,审阅需要经过多个高层。
中层主管期待从两方面着手改善现况:30%认为企业应该适度赋权,让他们不必每件事情都请示上级;29%则建议部分任务应该分出去给其他单位,像是人资单位也需要分担部分人员培训的业务。
最后则是调整中层主管的绩效衡量方式,提高管理者的成就感。过往企业经常采用成果导向的评估机制,像是业绩成长幅度、生产效率提升几倍,但沟通、领导带人这些不容易衡量成果的软技能却未纳入其中,这让中层主管的努力不容易被上级看见。
比利时弗拉里克商学院副教授斯马兰达·博罗斯(Smaranda Boros)建议,绩效评估应该更个人化,也就是依据实际的工作项目订定。假设沟通愿景、凝聚团队是职责,“员工的工作氛围满意度”就应列为中层主管的重要指标。
美国人才顾问公司Paradigm组织策略总监凯瑟琳·乌尔曼(Katherine Ullman)认同,企业应该正视中层主管的必要性,他们不仅是传达上级想法给前线工作者的桥梁,更肩负起人才培养与绩效监督的责任。同时,中层主管也因为比较贴近客户与供应商,能够即时反映市场变化,提供一级单位做决策。
也就是说,如果少了中层主管,企业的策略与愿景就会难以落地。因此,企业必须要简化繁琐的流程、减少无效的会议、赋权给同仁,才能让中层主管发挥效能。